在豫西南地区,有一条大河叫湍河,她源自于中原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宝天曼,经过一路奔腾,她连串起中州大地古今两大文明符号:“北有故宫,南有县衙”的内乡古代县衙和邓州范仲俺花洲书院及《岳阳楼记》。这是一条函盖着丰富旅游资源的河流,世界地质公园建立于此,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于此,国家湿地公园、省湿地保护区设立于此。
这是一条具有三千年文明史的河流,她不仅仅叙写出一部官德文化大书,和元、明、清地方官署建筑标本,而且还是中国菊花生源地和菊文化的发祥地,经流千年,河南桥梁史有她浓重的一笔,中国水利史称她的“六门堰”为中原地区的“都江堰”;这是一条历史文化底蕴极其丰厚的河流,三千多年来,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啧啧称赞的诗词歌赋,既丰富了他们那个时代,也为我们的当今积淀了深厚文化。在这条河的左右岸,既有白居易、孟浩然、李白、贾岛的足迹,也有司马光、元好问、范仲俺、郑板桥的美故事……
水是生命之源,河是人类的文明摇篮。唯有江河相踊,人类之经济、政治、文化才蓬勃向前。人们的生活才滋润甜蜜。有位先哲说过:“草原宜牧,大海宜商,江河宜居。”湍河几千年来的恒久奔流亦是如此。她是衍化固势的原始森林、峻峭的山峡、以及万种风情的动、植物的原动力,更重要的是她浸润着的是汉、楚古文化交融和南阳盆地西沿的人类定居文明……
在湍河的上游即湍河的发源地,就是闻名中外的中原地区唯一的原始森林保护区——宝天曼。
北魏丽道元《水经注》记载:“湍水弘农界翼望山,水甚清澈,东南流,经南郦县(今内乡城北十里郦城)城东。《史记》所谓下郦也。”清·王国维《水经注校》卷二十九载:“湍水出郦县北芳山,南流其县(今内乡县城)东,又南过冠军县(今邓州)东,……”。宝天曼原始森林保护区共计100多平方公里,水经注中的弘农界翼望山即含其中。
宝天曼地处豫西八百伏牛山南麓,西望秦川,南瞩荆襄,东接苑都盆地,地理上属于我国南北气候交汇区域,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动、植物类种上,这里含融了南北成千上万种品样,其中多样性植物3000多个,脊椎动物200多种,昆虫界种3000多个,29种稀有植物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宝天曼地质结构上,处于我国二级台阶向三级台阶过度区,海拔陡然下降,山高谷深,河谷曲折迂回,地质特殊,山水集秀丽、奇诡、深幽为一体。自古被称谓:“秀如黄山,险比华山,壮若泰山。”
宝天曼是秦岭山系第四支脉的主峰,最高峰海拔1830米,是其旁系山峰四曼中的最高峰(龙池曼、黄花曼、银壶曼、宝天曼)。曼,在当地方言就是平坦、漫延无边之意。宝天曼地势雄奇,高大离“天”很近却绵延数十公里。
宝天曼处于原始森林状态,路经闭塞,人迹罕见,当地人称“南曼到北曼七十二家半”,即在宋、明、清时期,偌大的一个宝天曼只有72户人家和一个寺庙,因而称“七十二家半”。也许,这就是成就宝天曼原始状态的主因。后来,由于太过闭塞,连这“七十二家”也迁出山外了。
另外,宝天曼之所以原始,主因是这里保留的植物种类达3000多种,上有千年古银杏树,下有上万个花卉草种。走进林区,既有“十里下雨不打伞”之便,也有“山深世远月为明,古树闲花云作伴”之意境。这里有第四纪冰川遗留下子遗树种番果树,也有应季而开的梅、兰、竹、菊。在银壶沟林区,有几株巨大的番果树,树龄超400余年。有一株植高22米,胸宽1.2米,株冠覆盖500平方米,扰如巨伞,成为幽谷明珠,深山峻杰。深入林区,古树层递,遮天蔽日,日光尤如射入深海。
栎树系列具多,占林区树种百分之八十,青冈树、青冈栎、检皮栎、槲栎、锐达栎等16树种,满山遍野,一望无际,成片为区的白桦树,势如聚之成群的俊男靓女,青檀树晃入期间,成为水青树、连番树、延龄草这些珍稀植物的代表,因其是我国造纸特用树种,有“千年寿纸”之名,令人想起造纸鼻祖“四尺丹”,即孔丹;在这个树的原始部落里,外界难以知晓的奇特的树种,在这里却是常见,它们有生长在宝天曼1300米以上的树种领春木树,有叶如鹅掌的马褂木树。有深山响玲般的铜钱树,有能做弓、杖、木钉用的栓翅卫矛树,以及糖果树、“咬人树”、抗癌树等等。
宝天曼是神奇的,它汇集的是华夏东西南北中的珍稀植物。它即是绿色植物的宝库,观赏植物乐园,又是古老树种的基因库。
走入宝天曼,原始森林的空灵中,除能听到呼啸的松涛声和远山的鸟鸣,更重要的声音,那就是万千个的溪流声和成堆如雷的瀑布声响了。这水声,滋润万物,更递绿色,灵动生命,以浩大的生态链,编织出一个鲜活的湍河之源。
宝天曼森林区泉水、小溪成千上万,而形成河流水系主要有三个,即:湍河源、七潭河、大龙河以及许窑沟小溪和山体地下水存量。在这些河系中,最好看的潭水当属七星潭了。明成化《内乡县志·山川》载:“七潭在夏馆山,上下凡本潭,流水依次相垢而出。”七星潭状若北斗七星,依次落差散落,顺巨石山涧而出,形成不同形色的瀑布,如银河落天,造就各样深潭,潭水有深有浅,有宽有窄,随周边四季树色而不断变幻色彩,正所谓春天映翠峰。山花潭上鲜,处处飞瀑声,凉风浪里翻,秋叶水上霞,气爽鱼不闲,寒冬银装裹,冰雕如玉山。
而在七星潭不远处的密林中,最动听的声音是秋林谷的瀑布声了。秋林谷约五华里长,平坊河与曼顶河在这里交汇,形成“合欢瀑”。当地人称这处瀑布为吉祥瀑,有两相交好之意。加之它周围山间有千年青冈林,苍松翠柏林,鲜艳满山杜鹃花的衬托,愈加令人浮想联翩。
在秋林谷,百样的溪流、潭水、瀑布群里,声压群芳当属这里的“飞龙瀑”,它是宝天曼最大的一个瀑布,又称“九曲瀑”,溪流曲折婉转,飞崖跳涧,跌跌宕宕,连转九个弯,依次落差九级,远处望去,犹如金龙跃动于山间;近观,两座山峰如天阙城堡,瀑水从决口处喷薄而出,沿万仞岩壁沛然而下,直泻潭底,澎湃如百鼓齐声,旋律雄放,荡气回肠。遇到磊石则溅起无数浪花,阳光在水面上反射出道道彩虹,波光荡漾,状若银河射阳,声若天籁。
秋林谷中的飞线爆如小家碧玉,泉水自缝中流出,丝丝缕缕,音韵铮铮,汇集成一条扯不断的银线;玉帘瀑银珠泛起,喷珠吐玉,形成多门玉瀑……
每个瀑布下方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碧潭,或清幽,或凝草香,或置青波,欲致人无限诱惑--
正有歌曰:
迥与众流异,
发源高更孤。
下山扰直在,
到海得清无?
范仲俺《瀑布》
一域森林,一个原始生态系统,是水的来源,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森林生态系统在形成和演替过程中,始终参与着大自然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它们利用阳光,从空气中获取二氧化碳,从地下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制造出青枝绿叶和灵动的活体以及人的文明。
宝天曼的山水制造出一方稀有的原始森林,尽而百溪成潭,潭涌成河,是即内乡湍河成就三千年的奔流,孕育出一河两岸弥久永固的文明史来……(本文选自《今日国土》杂志2022年12月 作者:周振远)
责任编辑: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