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国土文苑 >
愿邀银杏伴日月
发布时间: 2023-05-04

银杏属裸子植物,没有花冠和子房,开花时胚珠直接裸露在空中,颜色较素,不被游客所青睐。然而,其对称且边缘分列的扇形叶,不仅能推演“春”,也能演绎“秋”,更能喻意“一和二”、“阴和阳”、“生和死”等对立统一哲理,有着日月般的自然品质。

10月底后的南昌,阳光便持续上线,周末最高温达到20好几度。天蓝蓝的,微风,少量的云朵漂浮在天际线边。清晨,鸟儿的鸣声,催促了小区“50、60”女邻居的脚步。她们早早借助映红小区的朝霞,抢占有利地形,在树与树之间,拉起了数十道绳子,一边晾晒被褥,一边谈论着即将开启的又一个冬日暖阳。当看到阳台和窗前的银杏,就着铺满金色的阳光,忙于着色,我萌生了对居住小区及整个世纪花园分布的银杏,数一数、瞧一瞧,探个究竟的好奇心。

南昌市红谷世纪花园坐落在东西向的凤凰中大道和南北向的绿茵路交汇处,在四个角上各布局了一个小区,始称ABCD四小区。ABCD除了A发“ai”音,易辨析外,其它BCD都带“i”音,既不平仄,也没高低,更无押韵,易混淆。尤其是许多来自农村进城陪伴孩子的爷爷奶奶辈邻居,更难发音,给市民交流带来了不小的障碍。不知道是否受南昌地铁一号线修建,将包括绿茵路站等出口取名“1、2、3……”的影响,还是邻居们的善意提醒,2018年,红谷滩新区管委会在给整个世纪花园的房子维修改造增加保温层时,将拗口的ABCD改名为一二三四,一声二声三声四声,音调一浪高过一浪,易辨认、更好记,入脑入心。这小小改名之举大大地随了老百姓的愿。

世纪花园四个小区道路建筑等规划布局,基本上是一张图纸。每个小区长500米、宽400米,占地约20公顷,四个小区加起来面积在一平方公里左右。一区有一条非常窄的溪流湿地和围墙外有一所小学,二区有一口池塘湿地和围墙外有红谷滩新区管委会行政楼(以下简称行政楼),三区、四区基本未见湿地景观,但有其他社会属性建筑物相配套,如小超市、培训机构等。

我家住在二区,推开窗户和阳台,能远远瞧见行政楼,也能看见银杏,小区累计有银杏40来株。这些银杏,高度普遍在5层楼上下,宝塔状,冠幅5-7米间,树叶陆续进入了繁忙且珍贵的着色期。我又细细看它们是否结果,除了我家窗前银杏树结满“白果”外,其它基本上没结果。球果小而核仁色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名白果。在我家楼栋阳台靠东侧,有3株品字形栽植的银杏,高度约3米左右,灰黄的叶子已没几片了,虽“苟延残喘”,仍吃力地向人们显露出秋天的味道。这时,我看到邻居大姐们还在陆续将绳子套在这几株银杏的“脖子”位置晾晒被褥,我真担心她们此举将银杏拉弯倒伏。为什么其它40来株兄弟长得“冠如华盖”“直冲云霄”,唯独它们仨“面黄枝瘦”。我走近它们的基部,捡来树枝,拨开草丛,稍稍拨弄基部土壤,看到了不少残存的水泥石块,基本明白了这几株银杏长生长亚健康的缘由。

三区西大门和北小门的交汇处有组团式银杏7株,然后顺着西大门方向的北边,有组团式银杏3株。银杏树下有两台麻将机,8位大娘大爷背晒着太阳,呼吸着银杏释放的新鲜氧气,推牌胡牌声和旁边一圈看热闹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三区的10株银杏,高度在12-15米间,但相比而言,精气神显然不及二区的劲头足,也没发现白果。我问路过的邻居:你家门口的银杏挂过果吗,她说没有留意过。我心想,长这么瘦的银杏,勉强生长已是老天爷看得起了。银杏有雌雄之分,也许这小区都是清一色雄性或雌性,即便是雌性,这么多高楼阻隔,从哪飘来雄性银杏的花粉。

我走进四区,起初完全是陌生感。但因该小区规划和我住的小区几乎是一张图,便又感到很亲切。从东门往西走,路北侧有5株银杏,但因其南侧的房子是高层,上午10点依然没晒到阳光,导致长势比较一般。广场周边有组团式6株银杏,长势就更一般了。依然是靠近公共场所的地方,是否同样有大量堆积的粗骨土或废弃的水泥石块,导致银杏营养不良,我不敢贸然下结论。看到银杏的生长状态,让我对四区的绿化环境效果又陌生起来。经过调查,该区不光是银杏长势一般,其它的乡土树种,如樟树等长势,也不如二区好。

我最后来到一区。从该区南小门进入,一眼望去,两侧全是清一色的樟树,长得高大挺拔,形成了遮天蔽日、密不透光的绿荫长廊。到了主干道的十字路口,我往东大门方向粗粗扫视过去,好像没看到银杏的影子。正当我往东门方向奔去,愕然回头,看到了在省林科院工作的师姐,一位资深林业专家朝我走来。她挎着布袋,蹬着旅游鞋,穿着休闲衣裤,挺精神的。我对师姐说:“你们小区,好像没有栽银杏吧。”她肯定地说:“有的,我带你去看看。”一区的西北部,组团式栽植了5株银杏。同三区、四区的银杏比较,其长势更显单瘦,更别说跟二区的银杏并论了。师姐是林业专家,我不便就她家旁的5株银杏生长不良的原因下结论。我凭着上午一路调查的直觉,委婉地问师姐:“是不是小区的边边角角处堆了建筑垃圾,造成银杏长势较差。”她非常自信地说:“这里原来是鱼塘,银杏基部的土壤是当初用塘泥土垒起来的。”我跟着师姐往一区东门走去,在快接近门口的左侧,有3株银杏。长势与刚才5株差不多,只是叶子多几片而已,毕竟这3株银杏的北边有房子挡住,能避风雨。

四个小区的银杏累计70-80株,连同其它绿化树种,为南昌市2015年申报国家森林城市提供了一点绿色增量。只是岁月略显单薄,树龄都超不过40年。

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邀请师姐到我住的小区看看,她爽快地答应了。刚迈进二区西大门,师姐看到俊俏挺直的樟树、银杏,就赞不绝口,说我们小区绿化太好了。经对四个小区绿化树木的调查比较,我自信地对师姐说:“我家窗前这株银杏,应该是红谷世纪花园近80株银杏中长的最好一株。”师姐说:“你们家窗前银杏长的这么好,既避冷风又享受盛夏的穿堂风。”该银杏位于我家主卧窗前正前方。冬天里,北边有高层为其阻挡寒流,夏天时,刚好借助两栋高层间能勉强过两把小车的马路形成穿堂风,给其散热,冬暖夏凉,它拥有非常好的地缘优势。这些天来,小区正在改造下水道,我看到挖出来的土,金黄色或褐色,跟银杏的金色叶片一样,这是土壤对银杏旺盛生长的默默付出。我们小区的银杏,尤其是我家窗前这株,每年用金色的叶片和饱满的生长态势,还以金黄土地滋养的回报。银杏等树木,落叶归根,长的再高再大,它都要把满树的叶片以及细小枝条落到根部,经腐烂发酵后,又把营养物质毫无保留还给了大地。

我琢磨起红谷世纪花园栽植银杏的年份。凭着专业直觉,裸子植物枝条一般长一轮便是一年。我一一数窗前的银杏枝条,竟有20轮。从师姐的眼神中,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跨过天命之年的我,走过的酸甜苦辣已写在了深深的皱纹里。而窗前银杏经历的春夏秋冬,也爬满在20轮枝条上,镌刻在44厘米地径的一圈圈年轮中。每个人的生理年龄一般要靠父母亲告知才知道,而树木年龄,无需“双亲”告知,一经破土发芽,便一圈圈清晰地刻在与大地紧紧相依的树蔸基部。

我家窗前的银杏既避开了排水不良或涝渍时间过长的不利地形,又占据了肥沃的壤土和一年四季全天候的阳光滋润,成了整个世纪花园银杏生长的最为结实旺盛的代表。宋代·苏麟《断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我想对于红谷世纪花园强阳性的银杏来说,向阳的银杏更加秋意浓。

我家于2014年从南昌老城区搬到了现在的红谷世纪花园二区。每天清晨,跳跃在银杏树上的白头翁、斑鸠、喜鹊和树底下的画眉,总是殷勤鸣叫,将我唤醒。我拉开窗帘推开窗户,把第一缕阳光迎进家里,更把修整一晚开始光合作用的银杏释放的第一口氧气,美美地吸到肺部,然后由血液携带这些负氧离子输送到全身各个脏器中,立即激活了熟睡一晚的大脑,开启了全新的一天。

9年来,我与窗前屋后的银杏朝夕相处、难舍难分。它们一般于春分前半个月左右,在枝条部位均匀地闪出一点点绿尖,蓄势待发。然后在春分前一天,绿尖稍稍彭大一点,犹如软软的绿豆大小的圆球,春分当天,便整株树齐刷刷全部吐露出扇形叶片来。银杏突然变魔术似的,整齐划一地告别寒冬里的光杆,上下通绿、内外透绿、远看全绿,宣示着和煦的春天来了。我靠近树体,闻到了叶片的清香,也闻到了大地日夜平分时泥土的芬芳。即使是春分前半个月或一个星期,哪怕阳光持续强劲,几乎改变不了家门口银杏在春分节气当日吐绿返青的生命属性。

窗前的银杏是如此,屋后的银杏也如是,整个小区其它银杏树都拼着命似的,不约而同地追寻春的脚步。不论健壮的,还是瘦弱的,高大的,还是矮小的,开枝散叶的步伐基本一致。从去年落叶到今春吐绿,毕竟经历了漫长的四个多月等待。银杏的花比较素,要通过它体验春的气息,只能仔细观察,并轻轻触摸才行,且时间较短。不像它身旁的山茶花,粉红、褐红或大红的花朵,能持续一个月不凋谢,仿佛春天对山茶花格外青睐。上帝开了一扇门也关了一扇窗。我家刚搬来时,窗前的银杏和山茶几乎一样高,约4米左右。如今9年过去了,银杏已高达16米,可山茶依旧高4米左右。银杏花虽不被人待见,但它直冲云霄的高个却让其它树木仰慕三分。

银杏争春是急匆匆的,只有两三天的功夫。但入秋迎冬是缓慢渐进的过程,几乎持续2个多月。银杏入秋的标志,先是结果,后是着色。银杏果外种皮肉质、绿色,成熟时变成橙黄色或橙色。一般在9月下旬,果实慢慢成形。果初始呈垂条状,密密麻麻地集聚在一起,黄灰色,带点褐色或红色。果柄长度大约是球果的2倍,不仔细看,你几乎看不出厚厚叶子中一串串的“白果”。无论是主杆还是主杆的侧枝,果实均位于其长度靠顶部或先端的七分之五内。越靠近树干内部,果实越多,靠近树冠外部,果实相对稀疏一些,临近枝捎或主捎头,几乎没有果实。许多侧枝虽然硕果累累,但丝毫没有被压弯的感觉。纵然稍稍后仰60-70度倾斜状,但枝尖依然朝上,始终保持着裸子植物昂扬向上的品质。师姐说:“银杏果略带臭味”。我却认为银杏果苦涩中有某种甘甜。

银杏叶着色一般在10月底。首先在扇形叶片的边缘呈一圈焦状,顺序是由下往上、从里到外的渐进过程。叶片起初是淡黄,10天后呈深黄,20天后呈金黄。银杏也是秋的信使。叶片的掉落,则是秋风裹着秋雨开始,从梢头或枝条先端开始,一开始2公分,一个星期后20公分,如没有强劲的寒潮,叶片的这种态势要维持一段时间,仿佛是要把最美的秋景献给小区邻居们。而不愿把自身破败不堪的模样误了秋天。如遭遇强劲寒潮夹杂雨丝,银杏满树的金黄叶片便一夜间掉的精光。第二天,风歇雨停换来天晴,虽然寒意袭人,但整个小区铺上了一层黄金甲,这也预示小寒节气来了,可爱的银杏正式进入了休眠期。树干上依然保留一些白果,经冬不落,直到来年春天看到吐露的花芽、叶芽后,才暗暗地离去。人植一理,我仿佛看到植物也有博大的母子情深。

我与家门口的银杏几乎快成朋友了,彼此不可分离。这么多年,我无需看日历,通过窗前屋后的银杏是否有叶片,叶片何种颜色,基本可估摸到一年中24个节气的天地轮回,尤其是关键的春分和霜降。银杏叶芽、顶芽和腋芽形成一点凸起,持续一段时间,外表看起来有一股内在的张力,意味着惊蛰节气。银杏雄花和雌花分开生长且比较素,外表不易发觉是否开花,吐绿展叶时,告诉我已经是春分。叶片十分深绿时,便是清明时节。待其果实悄悄挂青略带绒毛便是秋分时节。着色初始是霜降,到满地尽是黄金甲,便是大雪节气。银杏有它固有的品质定律。春夏交替或台风时的强对流,以及寒潮天气时,小区高大的樟树总是跟风作祟,狂舞乱刮、风沙倒暗,让人听起来“毛骨悚然”。而银杏有它的品质,从来不跟风随意摆动主捎和侧枝。顶多是主杆梢头或枝尖“意思意思”,给我们以安稳不随大流的从容性格。

大学毕业后在南昌工作到现在,我搬了好几次家。因为有银杏,我终于找到了家的感觉。我的生活起居、身心调养和心灵归宿,越来越舍不得离开现住的小区。师姐夸赞说:“师弟,你家这套房子的坐落很特别,金色的阳光、金色的银杏,还有金色的土地,简直是超配。建议你不要搬家,这是康养的好地方。”

每天醒来后,我推开窗户,第一件事不是刷牙,而是先闻闻银杏的味道。下班回家时,我总是快步跑到阳台上,先看银杏一眼,然后再去淘米做饭。来到位于家北边的厨房里,人、窗户、银杏三点一线。屋后银杏的高度与南边差不多,因吸收阳光少一些。我经常跟夫人讲,我们每天吸收着银杏释放的气味,这天然的负氧离子,既养生,又杀菌消毒,我们的生活洒满金色的阳光。

窗前屋后的银杏给我的感受不完全一样。窗前银杏:9年前我看到它位于我家三层楼的窗台以下,只有茶杯粗。我想亲近它,它有点害羞,略显稚嫩。我说那天我们俩能够近距离接触的。年复一年,只要是有太阳的天气,我打开所有的门窗,让它的氧气吹进我家里。晚上,尤其是夜朗星空的日子,我总是将窗户留一点小缝,愿意同银杏一起呼吸。如今,银杏的最大一个侧枝,已经离我家窗户很近,我稍微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它,可见清晰的纹理脉络。9年来,我见证了它从小到大。银杏也没有因为我看到它,它看到我,而不顾其他邻居的感受。它的其它侧枝分别伸向了我家单元的西边邻居和旁边的第10栋住户。而银杏却不离不弃,离我越来越近,散发着金色的光芒。厨后银杏:树高与窗前的差不多,冠幅身躯较苗条一些。2019年、2022年,江西全境遭遇了长时间干旱,将近100天没下雨,南昌也不例外。我作为一个林业人,深知这水对树木生长存活的重要性。连续两年,在银杏最渴的时候,我从家里提了两桶水,第一桶先浇了厨后那株,第二桶浇了窗前那株。我与窗前屋后的银杏结伴后,只给它们浇过一、两次水,而它们却给我这么多馈赠,给我春夏秋冬,给我五彩缤纷,给我硕果累累,给我身心康养,给我岁月绵延。

周末和晚上,我习惯在窗前伏案。抬头便是银杏,银杏南边的枝梢朝向行政楼。晚上,我通过银杏投射下的月光,能清晰完整看到红谷滩区字样的霓虹灯。

银杏树干挺拔、枝繁叶茂、叶片扇形、洁净素雅,让人肃然起敬,有不受凡尘世俗干扰的超然境界。在中国温带和北方广大地区难以栽种菩提树,故将银杏称为中国的“菩提树”。寺庙里,时常将银杏来阐发佛意。历代文人墨客以银杏为题材,咏物壮志,感悟人生,留下了许多佳作精品,诗词歌赋不胜枚举。抒发了对银杏的高洁、珍贵、敬慕、寿长、爱情。银杏雌雄异株,孤独的恋人看到银杏犹如觅到知音或相好。

听妈妈说,我老家原来有两株白果树,胸围有5-6米,需要2-3个人才能抱得住。因南潦河道裁弯取直,将老家宅基地平移,那两株高大的银杏被挖掉,也一同挖掉了我村庄几百年历史的见证。我和哥哥上初中时,大概是1982年,从河边采来8株枫杨幼苗,栽在村旁的水渠边,一字排开。40多年来,枫杨已浓荫密布,大的地径有80厘米粗,是乡亲们夏日午后纳凉系牛的好地方,是我村庄上最为年长的树,也算是对挖除老家银杏古树行为的一种救赎。40多年前,在农村很少有人想到将古银杏迁移保护,也没有起重吊机设备,毕竟那还是改革开放前的1977年,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怎么谈生态文明。

2018年6月,江西省林业局组织了“江西树王”评选活动,从全省约13万株的百年古树中,推选出樟树、杉树、马尾松、银杏、南方红豆杉、罗汉松、楠木、桂花、柏树、枫香等10个“江西树王”。其中银杏树王:位于上饶市铅山县葛仙山镇南湖村方柿源自然村,树高约3200 厘米,胸围约850厘米,平均冠幅约2200厘米,地径341厘米,树龄约2500年。许多地方把银杏树作为村寨的风水树,受到村民的自发保护,这也许是许多银杏大树、古树能够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保护古树最好最长久的力量来自于原住民。

我庆幸生活在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老家的8株枫杨和世纪花园家窗前屋后的银杏,陪伴我一起见证岁月,见证城市变迁,见证乡村振兴。

我对树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白果树。如今,我与银杏日夜相守,这记忆将成为永恒,但这只是愿景。人满百岁,少之又少;树活百年,多之又多。银杏生长于恐龙时代,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平凡的银杏遇到寒冷的秋霜,遇到艰难环境,都无所畏惧,依旧在顽强默默地奉献。

银杏黄时,60-70万羽的白鹤、天鹅和大雁,又从遥远的北方飞抵鄱阳湖越冬来了。

致敬野生动植物,致敬一切生命,更致敬日月。(本文选自《今日国土》杂志 2023年3月   作者:江西省自然保护地建设中心二级巡视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郭英荣)


责任编辑: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