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人,无不为那里的绮丽风光所陶醉。然而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那就是核心区这片原始森林。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一行5人来到了位于始兴县的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走进了那片具有原始状态的森林。
进入森林,只见树木高耸,浓荫蔽日,由米锥和枫香等树木组成的中亚热带雨林,挺拔秀丽,苍翠欲滴。高大的树枝上,覆盖着喜爱空气的石松和地衣。倒在地上的腐朽的树桩,被嫩绿的苔藓裹得严严实实,颇像一条条细长的绿色绒毯。葱绿的蕨类植物、苔藓覆盖在地上的枯枝落叶和沃土。丰富的养料滋长着新生的幼苗,使之茁壮成长。一丛丛的小灌木和野草,像互相争地盘似的,把林地的一切空隙都镶得满满的。这些密集的植物,构成了茂盛的森林植被。谁要想在林中穿行,实在是寸步难移。
这片森林是这样的茂密,树干与树干几乎挨在一起。从远处望,它是一片深绿,没有空隙。只有到林里,才为游人让出一条小缝,等游人过后,这片森林又是这样的幽静,连我们几个人的呼吸都听得十分清楚。高大的树木,把风阻挡在林外,风在树梢上呼啸。在林内听到的,好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十分低弱的声音。而森林里的小鸟的叫声,显得格外响亮。大城市的喧嚷吵闹,一点也感觉不到了;大城市的纷乱烦扰,全部被抛在脑后了。异常清新的空气渗入肺腑,浸透全身。似乎我们的身心都焕然一新了。
护林员陈先生兴奋地对我们说:“这块美丽的森林,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人,凡是来到这里的人,都被这秀丽的景色所吸引,久久不肯离去。许多游人在这里看一天,还嫌不够,要求晚上睡在这里,经我们反复向他们解释,说明这是保护区的规则所不允许的,他们才勉强离开了。许多游人说,他们来到这里,所欣赏的不只是美丽的森林景象,而是保护完好的森林生态景观。因为这里的绝大部分野生动植物都保留着天然状态,保存着遗传的多样性,这是非常珍贵的。”
前行几步,小张发现一大团雪白的真菌悬挂在一棵倒伏多年、已经腐朽的米锥树上。它是由一束束长长的软毛构成的,毛丝相连,弯曲下垂,远看像雪盖垂柳,近看似象牙雕刻,既华丽而又素雅。往前再走,又看见长在甜锥树上一个个又圆又厚的真菌,这就是可作美味佳肴的燕窝菌。附近的地面上,几种形状不同的蘑菇,在争艳媲美。有的像一丛丛金黄的小圆帽,有的像鲜红透明的小蜡帽,真的色彩缤纷,花团锦簇啊!
中午,我们来到一个野营地,在一张餐桌旁坐下来吃午饭。但是周围的景色吸引着我们,使我们忘记了疲劳和饥饿,更不愿因吃饭而耽误对四周景色的欣赏。盛开的杜鹃花,在微风中向我们点头微笑,橙红多汁的浆果,在我们面前摇头晃脑。清泉在我们背后汩汩流淌。几只黄色的小鹿在我们面前走来走去,用十分和善的目光望着我们,好像说,它们是这里的主人,欢迎远道来的客人,和谐的气氛,美丽的景色,使我们陶醉了。顺着山坡,我们继续前行,走呀,走呀,越走山林越没尽头,越走我们兴趣越浓,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野猪窝,我们饶有兴趣地围着野猪窝观看,陪同我们游览的护林员陈先生告诉我们。在粤北山区的野生动物世界里,野猪是常见的。野猪与家猪相似,但头部及四肢较长,吻部突出,呈圆锥形,鼻端具裸露的软骨垫。被毛粗硬稀疏。毛色变异较大,一般棕黑色或褐黑色。幼年野猪与成年野猪外形迥异。幼猪体背间有条纹,体毛棕黄色,不仔细辨认,很难想象它与大野猪是同一类动物。
野猪在林地、草丛中生存。它以多种植物的根、茎、花果、种子为食,也食一些小动物。多在黄昏和夜间活动,听、嗅觉最敏锐。奔跑迅速,伤后往往甚为凶猛。成年野猪有一个习惯,喜欢在松树干上磨蹭,在淤泥里打滚,积年累月,老野猪身上竟披上了一层油脂、泥巴、猪毛结成的厚厚“盔甲”。有了这层盔甲,野猪偶尔也可以借此在猛兽的利爪或猎人的枪口下侥幸求生甚至反攻取胜。笔者曾跟随省动物研究所的专家捕捉过一头一百多公斤的野猪剥制标本,剖开一看,这头老野猪身上竟弹痕遍体,有6颗枪弹被一个个肉瘤包裹起来。可见,这头老野猪一生经历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危险。而这层盔甲使它化险为夷,死里逃生。
最有趣的还是野猪做窝。野猪平常只要有一个稍为隐秘的环境栖息就满足了。可是到了临产前或冬季,它就要精心设计建造一个既舒适又安全的窝。在人们的印象中,野猪除了凶猛之外,再没有其他什么本领,跟家猪一样“愚笨”,但是,如果你在山林里看了它建造的“安乐窝”以后,你一定会惊叹它的绝技,称它为一位杰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野猪筑窝比较考究。首先它要寻找一块四周有较浓密的灌木而中间又稍平的地方。然后,它把四周的丈把高的灌木都向一个中心横倒,使周围的树冠都重叠挤压在一起,形成一个外围疏枝婆娑,中间密而不透风的“树叶垛”。因为树根连着土,树叶终年郁郁葱葱。周围的树干和树枝则成了保护“树叶垛”的“鹿柴”栅栏。用不了多久,新的分蘖则又将这片灌木与周围的灌木合为一体了。这是野猪筑窝的第一步。
树叶垛筑成后,野猪第二步则选择一个突破口,利用自己粗蛮的身躯,强劲的蛮力和沾满泥浆、松脂的厚皮,加上一张所向披靡的长嘴,向树叶垛中心掘进,打出一条通道来。在掘进时,尽管它蛮劲十足,却十分珍惜通道口的树枝。它要留着这些树枝当“柴门”。万一日后来犯者想偷袭这座“别墅”的主人,也会因“没门”而悻悻离去。
通道打好后,野猪又在“树叶垛”中心忙开了。它对房内进行一番撕咬、滚压,算是装修。它把窝修饰成一个恰可容身的“新房”。经过严格检查,达到安全牢固的标准,它才放心。为了住得更舒适,它又从外面衔来许多树叶干草,垫成一张舒适的“弹簧床”,为新房增添几分快意。建造窝的三步工程才至此结束。野猪便在这散发着树叶香味,既舒适又安全的新房安下了自己的家。
当你步入绿树丛中,谁也想不到草木丛中竟掩藏着这样一座别致的“小屋”。谁也想不到这匠心独具,精巧舒适的绿色“小屋”里竟然又“隐居”着这么一位凶猛粗蛮的家伙。
野猪遍及粤北山区。其肉质佳,皮可制革,是主要狩猎资源。有些地方野猪过多,严重危害农作物,应积极猎取,控制其数量增长。可它也是生物链中一链扣,华南虎的主要食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现在它不属国家保护动物,但是,人类必须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乱捕滥猎,使其绝迹,这也不利于生态平衡。
忽然,远处传来了歌声,大家停止了交谈,放慢了脚步,全神贯注地听着,听呀,听呀,护林员小陈立即向大家解释:瑶胞是这里最早的居民,他们在这里居住了几百年,至今仍以这片森林为家。刚才的歌声是他们经常唱的山歌,表达了他们对森林的热爱。歌词的大意是:
我们是森林的主人,也是森林的保护者。
森林给了我们一切,使我们生活如此美满。
森林哺育了我们的世世代代,我们才有了幸福的今天。
森林是我们的天堂,是我们幸福的源泉。
没有森林就没有我们的幸福,也就没有我们的明天。
为了子孙后代,我们把森林看得比生命还贵重。
我们珍惜森林,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和美好的明天。
谁要是破坏它,我们就与他不共戴天。
“这是发自肺腑的深情,也是真诚纯朴的语言啊!”老张听了这支歌,情不自禁地说。我和小王也频频点头。“这支歌唱出了朴素的道理,也唱出了我们的心愿,我是百听不厌呀!”老陈接着说。
老张感慨地说:“保护好这片森林,对保存和研究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们在绿茵茵、软绵绵的草地上走着。突然,有一只鸟儿从我们面前一闪而过,在密林间穿来穿去。它那乌黑的脖子,蓝色的脊背和雪白的肚子,显得十分清秀。它好像在向我们夸耀:“这是我的家,你们看,我是多么自由自在呀,树高任我踩,林密任我穿。”
顺着山坡,漫步而上,很快进入了山地森林,较凉的气候和较少的雨量使生长在这里的树种和林间植物都有了变化。到了海拔约八百米的地方,出现了次高山森林,墨绿的冷杉亭亭玉立,林地上绿草如茵,鲜花竞放。可是,再往上走,到了海拔一千多米的地方,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里属于高山地带,气候寒冷,大风不断,凡是高过2米以上的植物,都被大风折断枝干,吹掉梢头。除了地衣和适应性很强的植物以外,其他植物都无法生存。面对这种情况,使人感到,高山是多么的冷酷无情,竟然不给高大的植物一点点生存权利。
正当我们欣赏大自然的景象时,天空出现了阵阵乌云,接着大雨滂沱。我们立即跑到一栋简易的木屋里避雨。不一会儿,乌云消失,雨过天晴。可是树上的雨水,滴个不停,十分动听,有如“雨打芭蕉”的美妙乐曲。好像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另一种美的享受。
小憩之后,顺坡而下,走出密林,突然,眼前出现了一片林间空地。绿茵茵的青草像一块绿色的地毯,铺盖着空地。几栋乡村房舍倚山而立。那是专为游人而设的小旅馆和饭店,房前的草地上,竖着一排排的小木箱,一群群的蜜蜂围着木箱飞舞,发出嗡嗡的响声。原来这是保护区的养蜂场。他们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搞点副业。草地的一边是一条小河,河水清清,潺潺流过,鸭子在水上漂游,岸边有人垂钓,几只小猫在游人中身旁窜来窜去。看着这诗一般的田园风光,就像到了世外桃源。在这里,大自然主宰着一切,人只不过是自然的宠儿。
晚饭后,来自各地的游人,三三两两,走出旅馆,坐到门前的草地上。有的相互交谈旅游见闻,有的哼着家乡的歌曲,使这个寂静的山林充满了欢乐。而明媚的月亮当空高挂,照得大地如同白昼,这使大家的心情更加愉快。
忽然,听到对面有人笑声爽朗,掌声不断,远看,围着一圈人,不知在干什么,竟是这样热闹,我们朝这群人走去,到前一看,噢,原来是一位保护区的管理人员,正向紧紧围着的一群青少年讲述保护森林生态的重要性和森林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贪财的家伙,经常来这里偷砍树木,天天砍,月月砍,结果惊动了山神,山神为了阻止他乱砍树木,就变成了一只老鹰,搔他啄他,但他置之不理,砍了一年,赚了大量的金钱。他躺在这堆金钱上做起了美梦。他想,再砍一年就可以变成百万富翁了,第二天,他又去砍伐树木。没想到山神变成了一只大老虎,把他咬死了,并且掏吃了他的黑心。同时,把他从破坏森林中得到的金钱,全部拿回到森林里来。”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但它告诫人们:破坏森林,是没有好下场的。
她讲得有声有色,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全部都入神了。
月亮偏西了,我们走进房间躺了下来,巍峨的山峦、繁茂的森林,又耸立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仿佛置身在林海的波涛上,漂呀,漂呀,终于漂进了梦乡。
早餐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是,保护区的林海碧波久久在我们的心头荡漾;这个保护区的茫茫白雾,也始终在我们的眼前缭绕。可爱的车八岭啊,愿你像苍松翠柏那样长青,明天更美丽。(本文选自《今日国土》杂志 2024年6月 作者: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饶纪腾 )
责任编辑: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