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国土文苑 >
江南四季
发布时间: 2024-07-29


一江南春色

江南春天的来临,是以梅花含苞欲放为先机的。在正月里,也就是阳历的早春二月,在梅花开放的同时,在湖边、池塘边,就有草芽先钻出地面,几天就是一片新绿,覆盖了冬日里这儿的枯黄。过冬的麦子和油菜,在春雨的滋润下,几天功夫就窜起来了,显得越发绿肥清秀。和煦的春风酝酿着杨柳发出嫩黄的新芽,娇媚而又飘柔地站在春天的大地舞台上,犹如一群美丽的模特。在江南的春天里,蒙蒙细雨和太阳朗照的天气交替出现,四月里,在扬州的瘦西湖傍和运河岸边有的地段,你会看到几里长的桃红柳绿,在这里人们是一棵柳树隔着一棵桃树栽种的。江南的桃花比北方开得分外的红艳和妖娆。一串串地开满在枝上,那树儿好像都是有些承受不住,颤微微地炫耀这姿色天然。这时候你如果去无锡的鼋头渚,你就可以看见大片的樱花开放,只有短短的七八天,然后就都随雨打风吹去。这充满了诗意的禅意。你可以看到这倾尽了生命的凄美和凋零之美,那暂短的亮丽向人们提示那无常的韶华。

香樟树是江南主要的绿化树和风景树。江南乡道和城里马路两旁的香樟树,在太阳的熏陶下,树枝的尖上发出了新叶,老的树枝叶慢慢地变成桔红色,而后又落到了地上,一如秋天那美丽的枫叶。在山野上的梨园里,梨花是静的一片白山脚下人家傍边的池塘里,饲养的群鸭是动的一片白,在这动与静的画面里,你就到了梦想的世外桃园。

太阳,神神道道的太阳,引导着这万物的复苏、鲜花的开放。在这一年最美好的时光里,人们都有了好的心情。当你走在这春天江南的大地上,整齐的村落,农家的小楼房都围绕在绿树和鲜花中。发蓝而又亮丽的池塘和湖泊,养鱼的人划着小船,有的在下鱼苗,有的在撒饵料,开始撒下一年的希望。湖岸边,在那熬过冬天的老芦苇的下面已抽出嫩绿的新苗。在那广阔的丘陵和平原上,麦苗儿尽情地显现着绿的妩媚,油菜花狂放地炫耀着黄的灿烂。整个大地是一幅千里长卷天然的图画,人就在画中。你是在此岸还是在彼岸呢?

春雨绵绵春潮生,古老的运河水线生起来了,游人们坐着游船,傍晚从苏州上船,沿着运河,第二天早上,就到了杭州,两个天堂一起玩。有钱的人怎么玩还不行呢,人们喝着小酒,就着小菜儿,听着江南的小调,观看着两岸明媚的风光。

碰着杯。比乾隆爷下江南又差哪呢?长江里行着大船,鸣着长笛。水鸟贴着江南向两岸飞去,江水的波浪翻着历史的水墨丹青,承载着市场的潮起潮落,大船小船各有各的航程,各有各的港湾,到这里来漫游吧,阅尽这美丽的江南春色。

二夏雨江南

江南梅雨来了,你不要忧郁和焦躁。你去秦淮河边上的晚晴楼吧。要几个小吃,最好是先要一碟五香豆,那儿是叫作“状元豆“的。再要一碗豆腐脑,那儿是叫作“都不老”的。这准可你的心意。然后再要一瓶啤酒和一壶好茶。你就在这待上一个时辰,自斟自饮看风景,消受这份你自己的闲适淡然,你透过那开着的窗户,看那外面的雨丝不断,从那天上飘散下来,在夜晚霓虹灯和灯笼的映照下,五颜六色,天女散花一样的。这就是人间的丝路花雨。待到茶喝完,你走到秦淮河的岸边,上个小游船,船儿就在那秦淮河的红绿斑驳的幻影中间慢慢地漂。行到李香君故居的后门,船就转回来了。你探出头去清凉的雨丝立刻给你怀古的思绪来了清醒,你看不见你想要看的倩影婆娑,你也不用想那断肠的《桃花扇》。如果你还游兴未尽,你还可以进到夫子庙里,听艺人吹那低沉委婉的箫声咽。最绝的是吹埙,那音色神秘,幽深,绵绵不绝,犹如天籁之声。一如江南这夜雨茫茫。

雨雾笼罩着东西洞庭山。太湖上,细微的波浪不断地揉碎那天上落下无数个小小的圆。打渔的船儿都靠了岸,不见那千年的风帆,只有那林立的桅杆在独挑着风雨。湖边的芦苇滩头,水鸟不时地在鸣叫着。竹林、枇杷和桔子都抹上了黛绿年华。临湖的村庄里,楼房和树木都笼在雨雾中,渔人渔妇一家人在绿纱窗下,品着自酿的米酒,吃着湖里的新鲜,喝着那滑溜鲜嫩爽口的莼菜汤。管不了天地阴晴,也是一蓑烟雨任平生。

雨轻柔地潇洒在江南的田地上。收获的麦子已脱粒装进老汉的口袋里了,麦杆成垛。一片片鱼鳞似的稻田里,新插不久的秧苗颤微微地接受洗礼。有挽着裤管的农民在田埂上察看。他看着这绿色的秧苗,心里装的是这一年两熟的真实希望。然后,他又向稍远的山岗走去,来到他的桑园和葡萄架,不用干什么就是看看,看看心里亮堂。一会儿。田鸡呱呱的叫声从家旁的池塘里传来,打破了这雨雾中的寂静。他扛起锹,顶着这细雨,向自己的家走去。他的家,东边是有桃有柳的,西边是有杏有梅的,这撒撒落落的黄梅雨停了的时候,梅子也就熟了。

绵绵细雨淋湿了苏州,飘洒在干将路。路中间的一碧清河中,消失了往日花的倩影。路边一棵棵充满魅力的香樟树,个个都似那个撑着油纸伞,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和风挡不住古老的寒山寺传来的略微沉闷的撞钟声,连绵不断的细雨也熄灭不了那上千年的香火。丝丝细雨和袅袅青烟都缭绕温柔在一起,张籍也跟着氤氲在一千几百年的天地中。夜晚到来的时候,城里书场的评弹演出,吸引了无数就爱听这个的男女老少,一个个板凳坐着,香茶泡着,瓜子磕着,二郎腿翘着,洗耳静听他们自己心中的“红歌星”地演唱。演员是一男一女,自弹琵琶和三弦,自说自唱。琵琶弹得是清彻明亮,三弦拨得是浑厚粗犷,说的是吴侬软语,讲得是字正腔圆,唱得是声情并茂,动情之处,声泪俱下。满屋的听者一个个是嘘叹不止,心潮澎湃,如痴如醉。一如这江南夜雨,酣畅淋漓。

江南的夏雨,这缠绵柔婉的吟唱,它是绵绵不绝的天地合一,它是不可解说的禅语。

三江南秋色

北方的秋色,是万里晴空,碧蓝如洗,一夜秋霜,雁阵惊寒,列阵南翔。满山遍野都是以黄为主色的斑斓,田地里那黄壳的玉米,晚霞一样的红高粱,连绵起伏的稻浪,还有那摇摇摆摆在田埂上颤栗的稻草人,都明确无误地告诉你,秋天来了。

江南的秋天,是不知不觉地来,恍恍惚惚地去。田野上,绿色的稻叶怀抱着金黄的稻穗,像母亲怀抱着婴儿一样小心地呵护着。秋雨五六天就来了一场,雨下了也不觉得凉,这是热情的夏日的一再挽留。庄稼院人家,菜畦青青一直青到冬,青不让黄。惟有院角那美丽的雁来红,点缀着一点秋色。要是你到了太湖边上,望那满山的橘园,一片绿里缀着的金黄,当你看见手提着冒尖的橘篮,慢慢走下山来的女人们才明白这是实实在在的一个秋。

要赏江南的秋天,最佳处是到苏州的天平山,看那四百来年的“五彩枫”。你得去个三五次。才能看个全景全过程。秋霜初来,先去看枫叶经霜转黄,过几天,半黄半红,顶叶先红。由上而下逐渐换色又几天,变为全红,深红。这时候你坐在”飞来峰”上面的“望枫台”向山下枫林望去,嗨,赛过春天小桃红,天上红霞难比容秋风吹来枫林鼓鸣,万杆红旗破敌兵。看够了,你慢慢走下山来,来到枫林树下的池水旁的石凳上,看那一个个状如蝴蝶的小枫叶,漂在池水上黄色的不让菊花,红色的不减红晕,陪伴着它们的,还有那水中绿色的浮萍,它们的身影都投在池底中,微微波动。山林的大影映在池水中,大影怀抱着小影,影中有影,远近不同。

秋天来到阳澄湖,你坐上养蟹老汉的小船他摇着橹,船在那湖里慢慢地行、曲曲弯弯,摇进白花花的芦花荡里,碧波荡漾的湖水满湖芦花的清香,一时令你神清气爽。船行到这湖边的湾叉里,你可以采点鸡头米,看水乡的女人们在菱塘中采红菱。她们一人坐着一个椭圆型的木桶,徒手划开水面,把密密麻麻匝匝的菱盘翻过来,麻利的双手把成熟的红菱摘下来,扔进桶子里。喜悦的笑声荡漾在湖上要是你还能听见她们唱的“采红菱”那首歌,那更是你的万幸、玩累了,老汉把船摇进他自己的养蟹的水域,那儿是用竹竿和网圈起来的。在那竹竿底下的小网兜里,捞起几只大闸蟹,一个就有半斤,个个都是青背白肚,黄毛金钩。老汉把船摇到岸边,进了他看蟹的小房子,那房子是用芦苇苫的,扫帚是芦穗扎的。他用最传统的做法给你做蟹。先用小绳绑好蟹腿,放进有笼屉的锅里,麦杆火慢慢地烧着一会儿,香味弥漫着屋里屋外,醋调好,黄酒倒进碗里,红鲜鲜的蟹子出锅了。揭开母蟹的盖,蟹肉如脂,蟹油如玉,蟹黄是鲜红泛油。吃上一口,真真是“百菜无滋味”。几口黄酒下肚,你就飘飘然,不知身在何乡。你才觉得,那养闸蟹又做导游的老汉过的日子,真比神仙还快活!吃完了闸蟹,老汉领你到沙家浜的“春来茶馆”去喝茶。你还没到跟前,茶馆里的音响放的“智斗”就传来,今日的“阿庆嫂”上身穿的是当年的“阿庆嫂”一样的蓝布带白花的印染布衣服,系着蓝布围裙。下身可就不同了,她穿着牛仔裤,脚上蹬着高跟鞋。比当年的阿庆嫂还能说会道,热情洋溢地让你坐,夕阳把湖水都染成了金绿色,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来“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要赏秋月,你到扬州去,看那“二十四桥明月夜”。你到瘦西湖的“五亭桥”,此桥从天上望下,貌似一朵莲花浮在湖上。又名“莲花桥”。桥上建有五亭,桥下正侧有十五洞,《扬州画舫录》记载:每当月满之时,每洞各衔一月。金色混漾众月交辉,莫可名状。如果你在这儿望月,觉得不那么大气和开阔,你可出城,到古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的瓜州古渡去看那“江心秋月白”。这里的江面宽阔,水流和缓,江对面的镇江三山,在江水与月光的光雾中隐隐约约显现。这一条水路的风景,吸引着历史上多少骚人墨客,驾扁舟一叶,从扬州摇到瓜洲来,又从瓜洲摆到镇江去。寻觅这千古江山。细瞧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作,群星闪烁,在这里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

江面上笼罩的水汽,它是月亮的清泪。它目睹了历史上多少次的刀光剑影,烽火扬州路。”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这有情又无情的月亮,它目睹了杜十娘在这儿怒沉百宝箱,使她追求真正的爱情和人性尊严的渴望都化为一江的渺茫。它撒下清辉一助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在这儿大败金兵,一举成为青史留名的巾帼英雄。这月儿,它跟着白娘子推波助浪,在这儿水漫金山……这一场场人间的悲欢离合,不管是真实的还是传说,极至地影响天上的阴晴圆缺,就是月儿也承受不了,只要这滚滚而来,又滔滔而去的大江才能承受。

四江南冬色

太阳很娇嫩,又擦上了胭脂,黄里带白地悬在天空。天地间好像是由不着影的水汽连在一起。秋天刈割后的稻田地里留着很高的稻茬,中间有烧过荒火的黑迹,在这黄为主色的绵远里分外显眼,一如女人描过的眉。过冬的麦苗,碧绿的菜畦,井田似的在黄色中分割。村庄的房屋是一色两三层的小楼房。黑瓦白墙,蓝色的玻璃窗。掩映在柏树和老柳的氛围中,休闲的老人和孩子们在门前晒太阳。屋前的水泥院中,堆着稻垛和麦秆,屋旁的水塘,养着珍珠,白色的小球一线线笔直地排列,一丝波纹不兴。

村道两旁的香樟树,一派呈着春与秋的墨绿,一墩墩一片片的黄芦苇在湖边和地头摇摆着,白头翁似的昂视着渺茫。湖里泛着亮光,成群的白鸭子在戏水。野鸭子则孤独地在漂游和不时地飞起。有人摇着船儿,是在捕鱼还是捉蟹,我不知道。湖上被竹竿和网儿围着和分割成田园一样,是一家家养蟹的水域。在湖岸边见的蟹子个头很大,女人用丝线绑上蟹爪,装上印刷精美带有阳澄湖闸蟹商标的纸盒,当天就出手,卖的都是好价钱,一对蟹的价钱有时抵上一只羊呢。人们捕捉着生活的希望和期盼,过的是自由和富足的人生。

青山依旧,高岗上是松林,依次是竹林。竹子消了春夏的青翠,头顶上有了冬日的微黄。再下面是已摘下橘子后的橘林,橘叶仍恋在枝上。在这不远的公路边上女人们挑着冒尖的橘篮子,在招手拦着,吴侬软语地叫着,粉红色的头巾飘着,让你先尝尝这酸甜后再买。

一如北国的秋末和小阳春,太阳给人们挠的是热痒痒,身上暖融融的,在这腊月三九天。你刚从北国来到江南,脚踩在这柔韧、绵软的土地上,你会自然地想起北方那漫天飞雪和古道热肠,那落日斜照在栏里的牛羊,那炕头上的红火盆儿,那滚烫的酒壶和火锅里飘散的肉香……

铛一铛—铛一,古庙的钟声响了,敲的是几千年的幽思和冥想,天地入定般地沉默和寂静,撩拨你的心儿,如湖水般的清凉。

夕阳残照,月儿是早就升上了天空,抚摸着古老的运河。运河是睡了,不知那水流的方向,驳船连成了一线,向前行驶。村庄和城市的灯火相连。在那灯火通明的地方,是否就是人们的梦想和梦乡我不知道。(作者:芦庐写于2003.07)



责任编辑: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