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国土文苑 >
赓固文脉 泽被千秋
发布时间: 2024-07-08

——国家版本馆学习笔记

五一前夕,我参加了国资委组织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参观学习活动。平生素喜到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研学浏览,但孤陋寡闻,好像第一次听闻版本馆,甚为好奇,今天得偿所愿,有了进一步学习了解的机会。

沿着北京中轴线北去,到了顺义、昌平、燕山脚下,在青山绿林之中,由南向北,一笼古色古香的古朴建筑迎面而来,很是恢宏大气,明丽典雅。这里就是中国国家版本馆。

本文作者林如

中国国家版本馆由一总三分组成: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中央总馆承袭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三个分馆则分别体现了汉唐雄风,江南宋韵,岭南新雅;各馆因地制宜,凸显山水交融、露隐相间、方正雍容。

总馆构建融合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等多种场馆功能形态于一体,主要承担国家版本资源规划协调、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出版信息服务等职责,是中华版本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交流中心和国家出版信息服务中心,担负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使命。

据悉,西安国家版本馆将载有中华文明印记和地方特色印记的各类版本纳入其中,如关中剪纸、长安画派、黄土画派、华县皮影、华阴老腔、陕北道情曲谱专题等版本,以及丰富多样的陕西革命版本,陕西红色资源版本,以中共七大为主线,广泛集聚党在陕北、关中、陕南的红色印记,彰显陕西独具魅力的革命文化。  

杭州国家版本馆,又名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位于杭州余杭区文润路。是中国国家版本馆总馆异地灾备库、江南特色版本库,及华东地区版本资源集聚中心。杭州国家版本馆包括主书房、南书房、文润阁、山体库房、附属用房等共13个单体建筑,建筑群以宋韵江南园林为特色风格。收藏内容包含各种语言版本的《共产党宣言》、战国越王州句青铜剑、吴越国时期刊刻的《雷峰塔经》,以及明清时期的各种刻本。

广州版本馆位于广州从化区凤凰山麓、流溪河畔,融合中华传统与岭南特色,体现传统礼乐规制、大国气象、岭南风物、地域气候等特色。广州国家版本馆现已收藏重点历史文献、岭南文化、侨批侨刊、票据票证、音响唱片、科学技术等各类特色版本20多万册。

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均设置有展示区、保藏区、洞藏区、交流区等。同时各场馆又各具特色,遥相呼应,集中保藏和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赓续国家数千年文脉,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学习参观馆本馆收益颇丰。

首先,进一步了解到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文明大国建设的基础工程,2021年3月,国家版本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工程的重要内容,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2年7月23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馆同时落成揭牌。

建设中国版本馆具有重大意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根基和宝藏。中国版本馆的建立为赓续中华文脉加固了基础,为进一步固本培元,进一步守护文明之火种,传承永续之文脉奠定了深固的安全保藏。

其次,享受了一场文化和艺术的盛宴。   

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漫步其中,从诠释藏书文化的“文瀚八景”到国家书房内源于宋代天文石刻图的星空穹顶,从呈现中国历代书法绘画经典的文化长廊到洞库拱顶独具东方美学神韵的飞天壁画,无不散透着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版本总馆文华堂南广场,矗立着一座印章石雕,上面镌刻四个大字:“赓续文脉”;掩映在山水园林中的文瀚阁典雅庄严,池畔古亭匾额书以“汇流澄鉴”,寄意“汇集知识之源,洞悉古今之理”。文兴楼序大厅内,巨型重彩壁画《山河揽胜》气势磅礴,巍峨雄伟的三山五岳绵延千里,让人感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也看到了许多原来罕见的典籍。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文化符号、文脉信息的十大类版本资源皆纳入保藏范围;300余个版本《共产党宣言》等珍贵文献;多语种多卷本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出版物版本;具有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中华古籍、革命文献、宗教文献、雕版拓片、碑帖家谱、钱币邮票、影视剧数字版和外国精品版本等上万件展品;“斯文在兹”中的明抄本《使琉球录》、宋刻本《棠湖诗稿》、宋拓本《西楼苏帖》等古籍善本;文兴楼中,“版本工艺”“中国邮票”“中国货币”等专题展览,分别展示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版本工艺、中国邮票和中国历代货币的发展变迁,这些都从不同角度展现出丰隆厚重的中华版本文化瑰宝。

此外还有全国知名艺术家和团队精心创作的雕漆屏风、阁亭匾额、敦煌壁画、人物雕塑、苏绣双面绣等各类艺术作品。   

再次,深入了解了版本馆和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的区别。“版本”一词,最初指同一书籍的不同印本,后来又指同一类事物在不同介质上的体现形态。古今中外一切载有文明印记的各类资源,都可称为版本。版本也是高层次的文化载体,所谓高不仅仅是阳春白雪,而是全,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是文明传承的宝贵种子。版本的载体千变万化,不论是不可多得的古卷典籍,还是灿若星河的艺术珍珂,每一件留存至今的版本,都蕴涵着人类和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为保存版本,而保存版本就是保存历史、保存见证文明的“活化石”,“金种子”。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站在文化安全和文化复兴战略高度上谋划的、用以存放保管文明的“库房”,也是中华文明的种子基因库。版本馆区别于其他文馆的突出特点是:藏,全,重,传,研,展。所谓藏就是收藏、收集、聚藏,不斥其多,而尽其全,作为传承的基本和种子,收藏和全面尤为重要,版本馆必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才能真正发挥传承,研究展示等功效。

我国历代都十分重视版本收藏保护和传承,从周朝的守藏室到汉代的天禄阁,从唐代的弘文馆到宋代的崇文院,从明代的文渊阁到清代的四库七阁,专藏机构一直承担着培根续脉的文化功能。国家版本馆一定要把从古至今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尽量收集全、保护好,大力鼓励印本捐赠,鼓励社会各界捐赠,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构建好丰富权威的中华版本资源库。

最后,近年来我国文化发展迅速,馆阁林立,据悉现在全国有上万计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要规划好各自的主要功能,要节约国力成本,既传承光大研究,又不至重复建设,真正发挥国家版本馆的作用。(本文选自《今日国土》杂志 2024年5月  作者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局长 林如)

责任编辑: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