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今日国土》杂志社 > 《今日国土》本期导读 >
愿同自然共美好
发布时间: 2024-08-20

——《绿水青山 大美北京》序言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作家编了一本《绿水青山大美北京》,嘱作小序。

北京作为首都,又是全国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人们首先感知的是它的政治热情和繁华喧闹,却常忘了它背后静谧的自然。北京因山而建,靠水而活,借城中的绿地和远郊的森林而呼吸。有燕山为屏在西北为之挡风,有永定河等河流水系,滋润其土,供养其民。春日静看平谷的桃花,秋来闲赏香山的红叶。热闹的北京,原来是被大自然静静地托在手心中。古人所谓风水,其实是尊重自然和借助自然之力。正如大力士不可能自拔其发离地而去,人永不能跳出自然之外。

因为自己也从事一点自然写作,平日留意观察,有两件事印象极深。一次到江西瑞金参观毛泽东当年办公的旧屋,有一棵极大的老樟树拱立其旁,遮蔽其顶。一日,敌机轰炸,炸弹直下屋顶,即将落地之时被老樟树轻轻接住卡在树缝里,未能爆炸。这一棵树改写了党史和国史。还有一事,我曾看过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节目《我们的野生动物邻居》,谈闹市中栖身的各种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精灵,它的每一次闪现都标志着一条生物链、一个生态种群的存在。一物背后即是一张山水田林的巨网。现在我居住的小区,刺猬、黄鼠狼也已随意出入灌木丛,旁若无人。这说明北京的生态环境在改善。而在这本书里,有一篇文章写到门头沟区已开始了“迎豹回家计划”。前一例说明,再伟大的人物也需要自然的佑护;后一例说明再大的都市也逃不出大自然的手心。红色首都的背后有无声的绿荫支撑,现在北京的森林覆盖率已经悄悄地增至44.8%,而各类自然保护区已达七十九处。

看完书稿,我即想到另一本研究园林的书,即北宋李格非的《洛阳园林记》。作者考察了洛阳的十九处园林,在其后记中特别提出园林兴衰与社会?治安的关系。北京与洛阳一样,同是数朝古都,但到一九四九年王气已尽,城市一片破败,遍地污水,满街垃圾。是人民政权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生。资料显示,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一次就从城中清出将近三十五万吨垃圾、六十一万吨大粪。周恩来还指示将皇家太庙改为中山公园,从此故都的皇家园林开始接纳寻常百姓。“文革”时期,本已是人民休闲之地的北海公园一般老百姓不得踏入。“文革”结束后,北海公园又重新开放。治乱轮回,发展到今天,北京市已有生态、社区等七类公园共一千零五十座,是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

今年我曾有缘参加过两次大型会议,会场都设在园林中,一次是在东郊一座旧厂区改造成的园林,一次是在西郊,永定河滩新造之园林。国运兴,则园林兴。这真应了李格非在《书洛阳名园记后》中的那句话:“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候者,观察、标志也。我们看今日北京之园林则知国运之昌盛。

本书作者都是本土作家、学者或直接从事园林工作的人。他们长期居于斯、工于斯,摹写园林、回忆往事,状物精微、探理犹深。所以这本书的出版有两层含义:就实用而言,它是一本北京园林导游手册;就学术价值而言,它是一本人与自然、园林与国运的研究文集。

大美北京无疑是一座最政治化又最园林化的都市。(本文选自《今日国土》杂志 2024年6月   作者系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著名作家 



责任编辑: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