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开展的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科学研究评价活动,至今已有十年,十年来,政、商、产、学、研各界积极参与“深呼吸小城“共建发展工作,打造了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模范和样板,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原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成员杜一力曾评价说:“推选和共建深呼吸小城,就像一个螺丝钉穿过各个螺丝帽,锚定了环境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把各个环节整合在一起,举一反三,统筹兼顾”。“把人的需求,以及城市、区域协调发展和绿水青山铆在一起,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种实践探索”。
杜一力指出:“对于休闲旅游,‘深呼吸’本身就是产品,深呼吸本身就是卖点,不仅是卖点,还应该是休闲度假产品的一个立足点”。而且,“中国的休闲度假产品,将在天人合一、高度环保、精致简约方面在世界上实现整体超越,这是未来10年的事情”。
今年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其中的试点任务包括:推动发展“环境健康+”产业。丰富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研究洁净水源、清洁空气、适宜气候、有机农产品等优质生态产品对公众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谋划环境健康工作与旅游文化、现代农业、康养、绿色食品、房地产、金融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这恰好为深呼吸小城的共建发展指明了方向。
深呼吸(Breathe Deeply)作为“优质生态环境”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标志,结合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展“环境健康+”产业的要求,我们提出“深呼吸环境健康产业”的概念。
“深呼吸环境健康产业”蕴含了丰富的生理学、生态学和新兴科学技术原理,涉及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高端服务等多个方面,可谓最具代表性的“以人为本”的新质生产力。
《史记》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其实,人类一切所作所为,终归在于维护身心健康(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及人身安全),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自我实现。
对于身心健康,“环境”具有决定性意义。其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构成的“外环境”——通过作用于人体“内环境”,决定了健康的程度和水平。
站在“自然环境”和“医学地理”的角度,纬度、光照、降水、水质、土壤及矿物质、空气质量、生物多样性等,都对人体健康发挥重要影响。特别是生态破坏、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等,将对人体健康造成明显的损害。
人文社会环境——包括教育、科技、文艺、道德、宗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市场经济水平、经济发展速度、物质丰富程度、人民生活状况等经济因素,以及民主法制、决策透明度、言论自由度等政治因素,都将对每一个体的心理健康形成重大影响。
总之,优质的生态环境及和谐的人文社会环境,是维护身心健康的根本保障,也是我们开展经济社会建设的奋斗目标。
12月11日,光明日报整版刊载了《深呼吸环境健康产业引领绿色发展(研究报告)》,就生态经济(体现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化的能力)+循环经济(体现资源节约和集约化水平,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能力)+高端服务(体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三大指标制定“深呼吸产业发展指数”,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倡导以人为本,推动实施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上看得见摸得着的高质量绿色发展,着眼于营造愉悦身心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
本期杂志专门出版专刊,选择部分市区县镇深呼吸小城进一步扩大宣传。十年来,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以“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这种文化形式,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全民生态意识,助力地方绿色发展。我们坚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让我们一起加油吧,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本文选自《今日国土》杂志2024年12月 本刊编辑部供稿)
责任编辑: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