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国土文苑 >
泉水清流润水乡
发布时间: 2025-01-07

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无论春夏与秋冬,无论与谁在一起,都能感受到别样的风情。随着光阴脚步的急行,我相信许多人心中的故乡和眼中的故乡,或许不在是一个故乡,或许只有影子可寻,或许只能在梦中相见。

想来我是幸运的,提起江南水乡,会引起多少人艳羡那水韵风情,田沟青畔。而我呢,没有艳羡,只有一份共鸣的喜欢,因为我的故乡是水乡,是京南水乡——长沟泉水湿地。多少年来,她并没有因为城市化建设而改头换面,更没有因为环境变化而影响到她的地貌和水质。如果说到变化,那就是这块水乡被规划得更有形状,被保护得更加容光焕发。

故乡泉水湿地位于北京西南,坐落于华北平原边缘,太行山余脉阳坡。属于丘陵岗台地质,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东南与河北省涿州市交界,东北邻韩村河镇,西邻大石窝镇。房易路、云居寺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这块湿地有将近一万口活的泉眼每天喷涌不休,用甘甜的泉水滋养着这方水乡生命。其实,长沟泉群古负盛名,历史渊源。《水经注》记载长沟曾名为西乡城,南有方圆十五里大湖泊——鸣泽渚,后称鸣泽湖。北依群山峻岭,南邻滔滔湍急的拒马河。湖光山色,鱼鸟成群,汉朝时代已经闻明天下,就连汉武大帝还曾经北巡至此。专家考证,秦汉时鸣泽湖的源头之一就是长沟泉群。

十月中旬的泉水湿地,已然涂上了一层厚厚的秋色。方圆几十里,泉与泉相依,水与水相连,目光所及或所不及处,都是水天一色的透蓝。一面湖就是一面大镜子,天上有什么,水中就有什么,岸上有什么,水中就有什么,无论怎么看,都像是一幅幅风景画儿,无论怎么走,仿佛都走不出这幅幅画卷。或穿行水岸的青竹、绿柳,或漫步在黄杨、红枫的小路,不自觉地会联想到一年好景便真的最是这青红黄绿时了。

一行人走在深秋的泉边,各自寻找着眼中的风景。不知是这固有的湿地气象,还是受了泉水的滋润,迎面而来的秋风也显得温和有力,能吹开心中的积郁,随流云而去。远处的芦苇丛招人眼目,白洁的芦花正与蓝天对语,述说她对白云的向往;金属色的芦苇,枝、叶,红灿、炫目,为秋又增加了些厚度,让人不禁驻足流连。

湖库湿地中,龙泉湖这个千亩之湖无疑为一颗耀眼明珠。她深,广,阔,美,一年四季吸引着无数行人驻足观光,就连那些不愿与人接近的珍禽异鸟也多在这里栖居飞戏。如红嘴蓝雀,大班啄木鸟,黑鹤,小天鹅等。时有惊鸿而过;各种鱼类种类繁多,据说长沟泉群是比目鱼的故乡。待到春满湖,潮涌涨,就会再现沙鸥翔集,锦麟游泳的壮观美景,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是多么的美妙啊!此时的龙泉湖已然是一片寂寂无声,片片菏叶斜枝错茎,慵懒安逸地偎依在秋水斑驳光束里,映出无尽地素然与雅致,和整整热闹一夏,满湖俏动不休的荷糖花色恰属两种状态。此刻的这一份静寂,绝非是落寞,而是沉潜着一份内在生命的休养生息。其实任何生命都需要这份休养生息馈赠后的再生长。

当然,水乡湿地还星罗密布着一颗颗小明珠,她们灵光、璀璨,充满神秘,她们就是甘池泉系。因处于地球裂隙,她们长年喷流不断,涌流不息,自古就有“万泉”之称。一年四季恒温16度,年流量近2000万立方米,自古无一刻断流,当地百姓称之为“神泉”。甘泉水清澈纯净,含有多种于人身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甘甜爽口的特色,被评为国家一级饮用水。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长沟镇党委、政府确定了“造碧水蓝天,建绿色生态型小城镇,实施水域经济”战略,以北泉水河源头整建为起点,精心打造“京南第一水乡”。沿河清淤种柳,修堤筑桥铺路,引水截流建湖,在镇域内形成了一道约6公里长的水景观旅游线。天然甘泉、橡胶坝、水车、形状各异的石桥,使水乡精心特色初步显现。泉水河畔的圣泉公园占地200亩,贯彻了绿色生态、古朴典雅、自然和谐的建设理念,四周翠树环抱,绿柳成荫;湖中碧波荡漾,鱼翔浅底;岛上花草飘香,争奇斗艳。河豚、玉带桥、凉亭、四季花园设计精妙,独具匠心;儿童乐园、老年活动中心、十二生肖广场内涵丰富,充满着文化气息。不论是整体构思、还是景观特色、规模效益都尽显水乡特色。

如今长沟泉水湿地已科学划分出河流湿地,湖库湿地,沼泽湿地,稻田湿地等多样化湿地。通过对用地现状的梳理与优化,长沟湿地将最终形成“一泽、一湖、两带、十景”的布局。

常听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不然,一年四季,每个节令,每个时段,行走在长沟泉水湿地,都会让人依依留恋,因为这里常年喷涌着滋养生命的清流。( 文章选自《今日国土》杂志 2024年11月  作者:杨叶子


责任编辑: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