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中心 >
学会动态
> 本网讯 2025年9 月 19 日,以 “协同联动•拥抱未来” 为主题的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分支机构工作会议在河北石家庄召开。与会的24个分支机构代表围绕学会工作主线,各自报告工作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明确工作目标,提出发展建议,并进行了深入务实的研讨交流。
回顾过往:总结成果,夯实发展根基
过去一年,在学会的统筹指导下,各分支机构立足自身职能定位与服务领域,积极开展多元化社会服务活动:从服务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到国土与交通融合发展,再到国土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活动,累计形成多份高质量学术成果,为相关政策制定与行业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分支机构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有效促进了行业内跨领域、跨区域的业务思想碰撞与实践经验分享,进一步激活了国土经济领域的创新活力。
聚焦当下:共商难题,探索破局路径
在交流研讨环节,参会代表们围绕当前工作中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畅所欲言,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尽管各分支机构在过去一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学会整体发展框架下,专委会之间的深度合作与联谊联动仍有提升空间:例如在技术创新协同、跨领域资源整合、优质资源应用与共享等方面,尚未形成高效联动机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效能的最大化。
针对这些共性问题,专委会代表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与建议。核心思路聚焦 “构建协同联动新模式”,具体包括:一是建议组建学会内部资源信息库,整合各分支机构在数据、案例、专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源高效调配;二是推动各专委会联谊会议机制常态化,通过定期召开专题联谊会议,促进成员单位间的常态化沟通,及时解决合作中的堵点问题;三是在加强合作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合作方法与系统实施方案,推动学会与各分支机构资源形成 “共享、共建、共生” 的闭环生态;四是采用 “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内外协同” 的工作方法,以 “走出去” 拓展合作边界(如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联合开展重大研究项目)、“引进来” 汇聚外部智慧(如引入行业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的方式,打造学会特色工作品牌,提升行业影响力。
展望未来:锚定方向,凝聚奋进力量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领导对各分支机构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向全体成员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表达了诚挚感谢。
肖金成理事长围绕学会发展,提出系统性推进方向,为学会工作划定核心路径。他强调学会需以规范发展为根基,严格遵循相关管理要求,完善内部治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合规有序开展,筑牢学会稳定运行的基础。
肖金成指出要充分发挥学会职能,聚焦国土、区域、产业、交通、服务五大关键领域深化研究,组建专业团队攻克领域内重点难点问题,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肖金成强调,学会需着力壮大队伍、吸引人才,通过搭建优质发展平台、完善激励机制,汇聚行业内优秀专家学者与青年人才,为学会发展注入持续活力;以扎实的研究成果与专业活动发挥学术影响力,提升学会在国土经济领域的话语权与行业地位,并依托专业优势提供服务,为地方发展、企业需求精准对接资源,助力国土经济领域高质量发展。
柳忠勤名誉理事长指出:学会工作需要开拓思维,打破传统工作模式局限,从创新视角谋划发展路径,避免因循守旧。通过整合资源、拓展业务领域,提升学会的行业影响力与竞争力。
柳忠勤强调,学会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密切关注政策导向与行业动态,及时调整工作重心,确保发展方向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充分激发学会积极能动性,调动成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地。
柳忠勤要求,学会在服务开展层面,需精准找准定位,立足自身优势,有效开展服务,避免服务内容泛化;善于利用好平台、政策,依托各类合作平台整合资源,借助政策红利拓宽发展空间,积极开展咨询服务,为行业发展、企业需求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助力学会在服务中实现价值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京涛主持了会议,学会副理事长刘军萍,学会副秘书长杨巧英、丁小伦、万芊及学会各分支机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学会秘书处供稿)
责任编辑: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