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当一颗阳光玫瑰葡萄从枝头到餐桌的旅程,被赋予 "产业振兴" 的使命,休闲农业的新图景便有了生动注脚。7 月 18 日,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休闲农业专委会主办的第二期北京“头雁”沙龙在延庆金粟种植专业合作社落下帷幕,这场汇聚政企学研力量的行业盛会,不仅让 "金粟模式" 成为焦点,更揭示了休闲农业从 "单点突破" 到 "生态共生" 的破局密码。
一颗葡萄的价值革命:从种植户到产业链运营商
走进金粟合作社的葡萄园,夏黑的甜润与瑞都科美的清香交织成独特的产业叙事。"我们用十年时间证明:农业不该是 ' 看天吃饭 ' 的生计,而能成为有奔头的事业。" 总经理朱小华的话道出核心 —— 这里不仅培育 12 个葡萄品种,更构建了从种苗研发到葡萄酒酿造的全产业链,通过错峰上市让 "一颗葡萄" 的价值提升 3 倍。
这种蜕变藏在细节里:春季的疏花疏果研学、夏季的葡萄架露营、秋季的采摘嘉年华、冬季的手工酿酒体验,金粟用 "四季有景" 的场景设计,让土地产出从 "农产品" 延伸到 "体验服务"。正如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第五届理事会党委书记、理事长,研究员柳忠勤所说:"能把葡萄种成 IP,把农场变成目的地,这才是休闲农业的高阶形态。"
头雁领航的共生哲学:在资源对接中找到增量空间
"我的客人总问哪里能摘好吃的葡萄,这正是我们合作的起点。" 来自云南的头雁,良道有机农业的负责人孔溪来到朱总基地如获至宝,明确表达了合作意愿和需求。沙龙现场,金粟的有机葡萄、华海田园的观星研学课程、密小农的电商资源和民宿综合体、大地群生的牛奶产业、石光长城的民宿资源、绿惠农场的有机蔬菜和草莓、梨小白创意农场的流量资源、良道的有机平台、暖唐的民宿客群、东王庄村王书记的个人IP,大家形成了客源互推,产品互通、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需求,在本次交流中逐渐清晰。
这种 "资源共生" 恰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柳忠勤强调:"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要让会种的、会卖的、会运营的拧成一股绳。"金粟与农场主及头雁们探索的,正是这样一条路径—— 土地资源共享打破规模限制,客源互推激活流量价值,联合活动放大品牌声量。
北京农学院的江晶、赵淼、秦亮老师分别作了点评发言,强调头雁培养是激活乡村产业的关键。深度联动能整合资源、共享经验,让技术落地、市场打通,形成发展合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写给新农人的启示:把"地头优势" 变成 "产业势能"
金粟的实践藏着三个启示:其一,小农户也能做产业链,关键是找到 "人无我有" 的支点,比如金粟的有机葡萄技术;其二,客源不是等来的,而是"设计" 出来的,四季场景化运营让游客主动上门;其三,合作不是让利,而是通过资源重组创造新价值。
当暮色中的葡萄园亮起灯光,餐桌上的葡萄沙拉、农家炖菜都来自园区自产 —— 这恰是最生动的隐喻:乡村振兴的味道,从来都是土地的本味与创新的滋味交融而成。最后,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休闲农业委员会秘书长荣振环强调,"金粟让我们看到,农场的边界不在围墙,而在想象力和合作力里。通过农场沙龙,大家可以互为产品供应方、互为渠道,对接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资源相乘,希望通过京郊农场沙龙,聊天产生生产力、交流产生生产力、合作产生新质生产力,每一次握手都是产业振兴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