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中心 > 学会动态 >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乡村产业与区域发展规划专委会未来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 2023-07-02

本网讯   2023年6月28日,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乡村产业与区域发展规划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未来发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委会主任中国农科院资划所原所长王道龙研究员、常务副主任总后军需研究所何永水总工等19位领导、专家、企业家及会员骨干参会。会议聚焦专委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工作思路、战略定位等重点问题,并围绕“会员发展、工作推进及市场开发”等具体工作,采取线下线上结合的形式进行了充分讨论与互动交流。中国农科院资划所张华研究员主持会议。

 

副主任中国农科院资划所屈宝香研究员宣读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文件《关于成立“乡村产业与区域发展规划专业委员会”的批复》,并介绍专委会成立背景、筹建工作进程与本专委会承担的科技咨询情况及其取得的工作成果。建议通过联合举办主题活动形式加大本专委会团的品牌打造与团体会员的发展力度。随后简介“科创中国•乡村振兴联合体“及专委会几位专家参与“科创中国•乡村振兴百县千村工程”的调研情况。

常务副主任何永水总工认为,专委会应更多关注学术和技术,注重会员学术水平,吸纳旅游开发地理方面的专家,央企国企更多的涉足农业,代表国家战略与国家行为导向,如中交集团海上牧场的开发,吸纳这部分单位会员加入专委会;增加宣传形式和力度;做好公众号宣传计划:从方向政策上,有计划、有步骤推荐专业人士、精品规划案例,把后续落实项目的企业也纳入规划中。

中国农业出版社期刊分社原社长徐晖研究员认为,学会应注重学术发展,争取国家和科协课题和培训项目,科协和高校培养学科带头人项目,人社部参与人才标准制定,如乡村振兴信息采集员的参评和标准制定放到职业目录中开展培训与考核评定。做我们有专业优势的,现在热门的、能拓展农业农村、财政或水利系统业务的职业大典。

原中国农科院农业传媒与传播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主持工作)王更新研究员认为,为了专委会更好的将目标落实,规范简化业务流程;专委会应成立日常事务办公室,设专门的部门落实学术交流与会员发展,设立窗口提供咨询服务,培训服务等。

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总部设计七院陈颖院长畅谈中建等央企国企进军美丽乡村脱贫攻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如何与专业委员会结合切入形成互助;建议吸收各大相关行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优秀会员,成立博士团队、领军人物团队,形成会员核心竞争力。寻求有一定专项技术、有资金投资能力、有运营渠道的企业培育团体会员。借助中建设计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资质的优势共同拓展业务范围。构建专委会责任分工明确的内部管理机制,专委会可承接标准编制的工作,如和美乡村调研及标准编制应及时与部委对接立项。

聪颖实业(广东)有限公司温健董事长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公司鸡蛋、苹果等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以及与广东农垦合作在广东广西所做产业。企业还有海外渠道、大亚湾渠道、共建渠道,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可协助专委会设立基金,与专委会数字农业及科技农业优势结合,发挥金融作用,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供技术资金支持,助力于产业品牌提升。

农业农村部社会事业司原处长刘建水认为,专委会可从涉农类园区项目做为切入点,开展规划服务、融资服务、国家项目技术服务,推荐专家领导并引入银行的专项资金。北京华夏九通农科院院长杨冬赓、副院长刘芳先后发言并表示可为专委会提供办公场所等全方面的协助与支持。

专委会主任中国农科院资划所原所长王道龙研究员做总结发言。他感谢大家为专委会未来工作发展发展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并对专委会未来工作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专委会的工作推进要考虑工作的可行性,按照市场规律,市场化运作;二是会员发展是重点,拓展信息渠道。座谈会上建言献策还要通过具体行动落到实处。

线上参会的副主任刘建华也通过微信发表看法,一是农业产业发展是和美乡村的基础和保障,好产业好产品相辅相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二是一个可落地实施的规划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和纽带;三是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的管理者和农业生产经营者,需要管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可以重点在规划研究、示范培训、技术推行等方面支撑。相信专委会在服务乡村振兴、推进产业兴旺发挥更大的作用。    东北农业大学的张立菲老师会后也表达了两点体会:一是认为专委会应开发探索明确的、特色的发展模式,同时优化运营组织架构,统筹协调开展工作。二是认为专委会应结合产业发展的特色和规律,向上获取高科技的成果,向下挖掘区域资源,向外争取企业、金融及政策等多方资源及支持,通过包装策划,将优秀的成果与区域特色紧密结合,形成可落地、可转化、有地域特色,有科技竞争力的发展规划。(赵玙璠、屈宝香供稿)

 


责任编辑: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