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治理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治本良方,深入挖掘永修历史和生态文化,提升和扩大永修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3月10日-12日,“白鹤之约·永修生态文学采风创作”活动举行。活动由《今日国土》杂志社、今日国土生态文学委员会、永修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活动通过实地采风、专题研讨和座谈交流,深入挖掘永修“白鹤之乡”的历史文化,作家们将要创作一批反映鄱阳湖生态保护成果的生态文学作品。
《今日国土》杂志社社长、今日国土生态文学委员会主任柳忠勤,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中国青年作家报主编周伟,江西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建设中心教授级高工郭英荣,永修县委副书记万祥,《鄱阳湖学刊》杂志主编胡颖峰,《百花洲》杂志执行主编朱强,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袁扬勇,永修县政协原副主席陈光来等嘉宾、作家、文学爱好者共计20余人参加活动。
永修县位于江西北部、鄱阳湖西岸,县东北部的吴城镇地处世界六大湿地之一——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腹地。全镇拥有湿地面积近2万公顷,因水草茂盛,鱼类丰富,气候适宜,每年吸引着数十万只候鸟来此觅食越冬,是全球鹤类、雁鸭类等候鸟的主要越冬地,是世界A类候鸟保护区。2019年,吴城镇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候鸟小镇”称号。2021年,鄱阳湖白鹤保护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名单。2024年12月,永修被中国动物学会正式授予“白鹤之乡”称号,成为全国生态保护的典范。永修县深入挖掘湿地候鸟资源禀赋,以“打造永不落幕的国际观鸟胜地”为目标,全面推进“中国候鸟小镇”建设,探索出了一条以“候鸟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
活动首日,作家团走进狮子山观鸟点观察白鹤觅食、翱翔的生态场景,参观了鄱阳湖国际湿地候鸟馆,邂逅珍稀鸟种,尽享自然之美。次日,探访了望湖亭的宁静、排工巷的古韵、吴城记忆馆的往昔秘辛,领略梅棠镇新庄村样式雷的精湛技艺。作家们表示,永修的历史与白鹤不仅是生态奇迹,更是文学创作的鲜活素材。
12日上午,“白鹤之约·永修生态文学采风周”创作研讨会在鄱阳湖生态文明会展中心会见厅召开。会议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主持。他说,永修作为生态文明样板基地,坚持生态系统的原真性与完整性保护,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通过划定生态红线、建设生态廊道,构建多层次生物庇护网络,培育生态经济新业态,创新生态补偿机制,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同时,生态文学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文字的力量,生态文学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思考,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虽然这种影响可能一时难以显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力将逐渐显现,推动人们采取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带来积极的改变和成果。
永修县委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袁扬勇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的举办,是深入挖掘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最好的契机,也是文学创作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最好的机遇。希望大家在永修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尽情交流文学创作的宝贵心得与灵感源泉,推动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文学创作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以文学之笔精心勾勒,全力塑造独具魅力的永修文化新名片,打造以文学赋能县域发展的“永修样板”。
《今日国土》杂志社社长、今日国土生态文学委员会主任柳忠勤在研讨会上说,《今日国土》杂志近年来在侧重宣传报道大国土的同时,用生态文学的形式,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全民生态意识,助力地方绿色发展,通过举办生态文学采风、座谈、研讨、创作、出版专集、杂志专刊等活动,推出一系列体现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创作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准的优秀作品,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今后,我们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团结、组织广大生态文学作家,开展各种生态文学活动,挖掘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果,创作更多更好的生态文学精品力作,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白鹤之约”不仅是一次文学与自然的邂逅,更是一场生态文明的深度对话。永修以白鹤为媒,以文学为桥,正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未来,这片“白鹤之乡”将继续以生态为底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注脚。作家们表示将积极创作文学作品,并陆续在国家级、省级等媒体发表,《今日国土》杂志社择优刊登。
县林业局、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县自然资源局、吴城镇人民政府、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县农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县生态环境局、县作家协会等部门负责人也参加了活动。( 来源: 生态文学时间 2025.03.13 )
请关注官方二维码:生态文学时间
责任编辑:海英